人民日报评论:跳出球场看“浙BA”

体育热点

充分尊重群众意愿、激发群众热情,依靠群众、服务群众,做到全民参与、全民共享,更好成就一场体育盛宴、营建一个群众节日、创造一次发展机遇,值得共同期待、协同发力

眼下浙江,和天气一样火热的,是7月上旬开赛的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(以下简称“浙BA”)。这是浙江规模最大、档次最高的群众篮球赛事,90个县(市、区)将决出11支县级冠军球队,并与11支市级联队一起,根据后续赛事规程,再决出总冠军。

“草根”球员、优惠票价,城市间铆足劲较量的气氛,都是“浙BA”的看点。有“苏超”热度在先,“浙BA”让人有了更多期待。跳出球场看“浙BA”,可以看其根植的土壤,以及背后的治理之道。

办好群众性赛事,要有群众体育的氛围。“浙BA”首场比赛亮相的诸暨队,代表的就是全国首批、浙江唯一的全国篮球城市。《诸暨县志》有载,1911年,诸暨的新式学堂开设篮球课,领风气之先。“白天忙工作,晚上抢篮板”,是浙江很多地方火热篮球氛围的写照。

浙BA绍兴赛区预选赛决赛 周升蓉/摄

b33体育官方网站

群众体育的生命力,往往藏于寻常场景。目前,浙江有5.5万多个篮球场地。举办“浙BA”见面会的杭州篮球公园,就位于高架桥底下,由城市闲置空间改造而来。建好用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,鼓励群众动在日常、练在平常,参与热情就能变为运动激情。

人民日报评论:跳出球场看“浙BA”

浙BA见面会 陈素琴/摄

20多年来,浙江持续推进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,文体是全域共富、城乡和美的重要方面。比如,浦江杭坪镇、天台后岸村把好山好水打造成天然运动场,带来不一样的运动体验;杭州良渚街道新港村新建的标准室外足球场、波浪道场地等,满足村民多样的运动需求,也带动乡村旅游。“浙BA”之外,“省赛村办”模式逐渐推广,马拉松、自行车赛等向乡村延伸,赛事既办到家门口也办到心坎上。

2025浙里村跑首站临海

在乡村发展文体事业,从来不是图个热闹,体现着治理之道。衢州大陈乡曾有村干部感慨,“乡村治理是人心治理,而文化体育活动是打开心门的钥匙。”浙江不少农村也有这样的顺口溜:“多一片球场,少一张牌桌;多一场演出,少一场纠纷;多一个名角,少一点口角”。近年来,浙江持续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,启动“体育壮苗行动”,让群众精神生活更加富足。以“千万工程”为契机,以乡村文体为支点,建设美丽乡村、人文乡村、善治乡村,共建共治共享的成果将惠及更多群众。

当然,无论城市还是乡村,举办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赛事,精彩在场外、功夫也在场外。通过“浙BA”,浙江正在下一盘“农文体旅商”融合的“大棋”。赛事期间,浙江将推出“门票+球票”打包卖、文体通玩还打折等活动,推动“浙BA”化身“浙里生活节”。从“篮球+”发力,把群众体育、城市文化、休闲消费、地方产业“揉”到一块,互相促进,可以助力赛事火起来、群众动起来,也能推动消费旺起来、产业兴起来、发展活起来。

“浙BA”能否火出圈还未可知,“群众眼里的光、脸上的笑、心里的满足”才是终极目标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、激发群众热情,依靠群众、服务群众,做到全民参与、全民共享,更好成就一场体育盛宴、营建一个群众节日、创造一次发展机遇,值得共同期待、协同发力。

【来源:浙江体育】
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jpbl@jp.jiupainews.com

b33体育 本赛季中超和中甲的争夺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。中超联赛中,上海申花以3分的微弱优势领跑北京国安,而在中甲,辽宁铁人同样以3分的领先优势压制着重庆铜梁龙。然而,与此同时,两大联赛的保级争夺却显得冷清而平淡。在中超赛场,青岛海牛和长春...